一、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特理基础,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并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在光学某一领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可以胜任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或生产单位的研究、教学及科技开发工作。
二、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1.硕士生
| 总学分 | 37 分 | |||
| 其中: | 公共学位课 | 须修 | 4 门 | 10分 |
| 学位基础课 | 须修 | 3 门 | 10分 | |
| 专业学位课 | 须修 | 2 门 | 6分 | |
| 前沿讲座(含讨论班) | 每学期须参加 | 3 次 | 3分 | |
| 跨一级学科课程 | 须修 | 1 门 | 2分 | |
| 专业选修课 | 须修 | 2 门 | 6分 |
2.五年制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生)
| 总学分 | 42分 | |||
| 其中: | 公共学位课 | 须修 | 4 门 | 10分 |
| 学位基础课 | 须修 | 3 门 | 10分 | |
| 专业学位课 | 须修 | 2 门 | 6分 | |
| 前沿讲座(含讨论班) | 前3学年每学期参加 | 3 次 | ||
| 后2学年每学期参加 | 5 次 | 3分 | ||
| 跨一级学科课程 | 须修 | 1 门 | 2分 | |
| 专业选修课 | 2 门 | 6分 |
3.课程设置一览表
硕士学位基础课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院系 | 适用专业 |
| 高等量子力学 | 4 | 72 | 物理系 | 物理学各专业 |
| 高等统计物理 | 4 | 72 | 物理系 |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 |
| 凝聚态物理 | 4 | 72 | 物理系 | 物理学各专业 |
| 光子学物理基础 | 3 | 54 | 信息学院 |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 |
| 物理学中的群论 | 3 | 54 | 物理系 | 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 |
| 计算物理 | 3 | 54 | 物理系 | 物理学各专业 |
硕士学位专业课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院系 | 适用专业 |
| 低维物理 | 3 | 54 | 物理系 | 理论物理 |
| 非线性光学 | 3 | 54 | 物理系 | 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 |
| 激光光谱学 | 3 | 54 | 物理系 | 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 |
| 等离子体物理 | 3 | 54 | 信息学院 | 等离子体物理 |
| 表面物理与表面分析 | 3 | 54 | 物理系 | 凝聚态物理 |
| 半导体物理 | 3 | 54 | 物理系 | 凝聚态物理 |
| 铁磁学 | 2 | 36 | 物理系 | 凝聚态物理 |
| 固体的光学性质 | 3 | 54 | 信息学院 | 凝聚态物理 |
| 计算计模拟研究材料的微结构 | 2 | 36 | 现物所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 |
| 激光物理学 | 3 | 54 | 信息学院 | 光学 |
| 磁学与磁性材料 | 3 | 54 | 信息学院 | 凝聚态物理、光学、理论物理 |
| 半导体超晶格与低维材料 | 3 | 54 | 物理系 | 凝聚态物理、光学 |
| 高等工学工程 | 3 | 54 | 信息学院 | 光学 |
| 光电检测技术 | 3 | 54 | 信息学院 | 光学 |
硕士专业选修课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院系 | 适用专业 |
| 半导体物理 | 3 | 54 | 物理系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 |
| 激光研究专题报告 | 3 | 54 | 物理系 | 光学 |
| 表面分析与应用 | 3 | 54 | 物理系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 |
| 液晶原理和应用 | 2 | 36 | 信息学院 | 光学 |
| 光子晶体 | 2 | 36 | 物理系 | 凝聚态物理 |
| 前沿讲座 | 2 | 36 | 物理系 | 物理学各专业 |
硕士跨一级学科课程: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迅工程、数学等一级课程;研究生院开的公共选修课。
复旦主页
实验室安全
复旦邮箱
办事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