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肖力敏老师获第九届光流控交叉学科国际会议创新奖
2019-07-02

2019年6月14日至17日,第九届光流控交叉学科国际会议(The 9th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n Optofluidics, IMCO2019)在中国香港举办。会议邀请了光电子和微流控领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和企业家出席,共吸引500多人参会。涉及的领域包括光流控器件、表面等离子激元、光纤和纤维、二维材料光子学器件、液滴和数字微流体、硅基光子学等。包括美国光学学会主席Ursula Gibson教授、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Jeremy J. Baumberg院士、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鲍晓毅院士等50多位著名专家受邀参会,复旦大学俞燕蕾教授、周磊教授和陈宜方教授受邀参会做主题报告,进一步展现了复旦大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科系肖力敏老师获大会“创新奖”。大会每年设立2名美国光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和2名创新奖(Innovation Award)。创新奖由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社和IOO Foundation基金会共同赞助,在评估该奖时,主要考虑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在大会的相关领域是否具有巨大的科学影响力和深远的实际应用价值。除了学术出版物外,在评估该奖项时还将强调专利成果和商业化应用潜力。此次肖力敏老师喜获嘉奖,是对其多年来在光纤器件和光纤微流控领域研究的肯定,将进一步促进复旦大学新工科相关学科的建设。

 Nature Communication资深编辑Lina Persechini博士给肖老师颁奖

肖力敏老师获大会创新奖

 

另外,由肖力敏老师指导的研究生于若玮同学的海报文章《Efficient and robust splicing between conventional fibers and LMA PCFs》获最佳海报奖(Best Poster Award)。该研究突破了困扰已久的大模场光子晶体光纤的在实际应用中熔接难题,之前粗外径大模场光子晶体光纤的熔接损耗很高,而且熔接强度低。这种大模场的光子晶体光纤(模场直径大一倍以上)在传统光纤中的插入损耗,目前世界上发表的最好结果均大于3 dB,肖老师团队通过新型反向拉锥法,实现熔接后的插入损耗小于0.5 dB, 单点熔接损耗小于0.25 dB。而且因为精密的光纤后处理技术,光纤外包层实现匹配,熔接强度也非常高。这一技术飞跃将极大地促进大模场光子晶体光纤在高功率脉冲激光传输、超连续谱光源、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显微光纤成像等激光与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于若玮同学会议论文获最佳海报奖

    该工作得到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超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浦江人才和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