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就信息学院“十一五”规划制定专题采访该院院长陈良尧教授时得知,信息学院对今后5到10年的发展已有明确目标,即综合办学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入国内信息学科前十名,若干学科位于前三名。
要达到这个目标,对于一个建院才6年的工科学院来说,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而过去的“十五”阶段,正是这个年轻的学院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学科布局的成长阶段。
“十五”成长 硕果累累
2000年5月成立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六系两院”,现有教职员工368人,各类学生5352人,是复旦规模最大的学院。“五年来,信息学院的学术风气有了明显改善,”陈院长说,“这和学院调整学科布局,引入竞争机制密切相关。”
信息学院成立后,对不同学科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其更有效率和竞争潜力,在原有学科基础上又成立了微电子系、通信科学与工程系、光科学与工程系,并均衡了各系的规模和体量。同时,学院按不同岗位设立了相应的工作业绩评价标准,提倡敬业精神,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前沿科技项目研究,努力成为学科带头人。“虽然不是很刚性地对工作业绩作出评价,但每年大家还是能看到各自的工作成绩和差距,”陈院长说,“从每年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所反映的客观数据中,可观察到不同学科和系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和压力,而有比较有竞争,才能形成动力,不断取得进步。”
过去5年,通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努力,学院从各种途径争取到的科研经费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从3000多万元上升到6000多万元,尤其在用于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研究的纵向科研经费方面有了大幅增加。同时,信息学院还获得了多项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等各类科技奖励成果,并努力实现成果转移,与复旦微电子公司、华虹集成电路公司、复旦金仕达公司等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喜人。
此外,通过教学体系平台化和规范化,信息学院还在“十五”期间对学生展开了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利用学校先进教学资源和设施,建成了多个现代化实验室和计算中心,并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建立广泛联系,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近年来,该院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美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重大赛事中屡获优异成绩。全面的培养理念使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长期获得社会认可,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居学校前列。
挑战“十一五”
锻造一流信息学科
信息学院对我校,尤其是工科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陈院长说,今年2月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3大方面都提到了信息学科的相关内容,体现了该学科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国家的高度重视。信息学院“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吃透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结合学校整体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陈院长介绍,在综合学院领导和各系老师的意见之下,信息学院的“十一五”规划主要涉及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国际化发展和行政管理服务水平提高等方面。
规划对教学科研和人才引进提出了具体考核指标。例如,今后5年内,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争取引进50名以上优秀中青年人才,产生10名以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5名以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0%以上的教师具有国际合作和交流的科研经验,50%以上的教师具有在国际排名前300名的著名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受教育、训练的背景。科研经费方面则要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同步,各项科研经费总数将以大于每年10%的速度增加,2010年至少达到1亿元人民币,人均科研经费达到25-30万元人民币/年。对教学规模、科研项目数量、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考核,规划中也有非常详细的量化指标。
这些具体指标都是信息学院给自己定下的目标。陈院长认为,要达到这些目标,学院还面临着人才资源缺乏、内部资源缺乏、学术氛围不够浓等因素的制约,他希望学校更加重视工科的发展,深入探讨我校工科的发展模式,加大对应用学科的投入。
“光学:保持第一位,电路与系统:前三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前3名,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前五名……”信息学院如此明确地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各学科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和阶段性目标,目的就是通过给自己加压,促进复旦信息学科向前发展。陈院长表示,全院师生将一起朝着既定方向努力,以执著于科研的老一辈学者为榜样,进一步改善学术氛围,一如继往地重视基层教学科研建设和人才建设,把握机遇,认清形势,快速发展,锻造出国内一流的信息学科,为实现复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翁海勤 来源:《校刊》6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