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0日光科系学术报告
2022-01-17

报告1:Photonics Topological in Metamaterial

报告人:马少杰 (香港大学)

时间:2022年1月20日(周四)上午9:00

地点:复旦江湾校区交叉2号楼B3009

联系人:孙树林

报告摘要

电磁超构材料由人工设计的电磁共振单元像晶体内原子一样排列而构成,原则上具有任意的电磁响应函数,从而拥有对光子自由的调控能力。报告人将分享近期在超构材料方向的工作进展,利用单独的响应自由度,如调控人工原子本身或其排布方式,实现了一系列经典和量子的光学调控,如基于拓扑转变的响应调节器件以及动态卡西米尔效应增强。更进一步,通过结合本构关系中的多项自由度,将电磁响应的特殊参数看成合成维度,超构材料被用于研究高维动量空间中拓扑结构,如五维空间下的杨单极子和二维拓扑外尔面半金属。

报告人简介:马少杰博士,2012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17年获得复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师从周磊教授)。博士期间,专注于研究超构材料领域的相关课题,如超构表面共振、极化偏转等。2017年至今,先后在伯明翰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和香港大学物理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为张霜教授)。目前致力于研究动态卡西米尔效应以及拓扑光子学,尤其是复杂电磁响应所支持的高维系统,力图充分利用超构材料本身赋予的调控自由度,探究各种高维拓扑结构所对应的特殊响应,拓展对光子的调控能力。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论文总引用1400余次,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PRL, PNAS, LSA, LPR等高影响力期刊。

报告2: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模拟和应用

报告人:蔡晗(浙江大学)

时间:2022年1月20日(周四)上午10 : 30

地点:复旦江湾校区交叉2号楼B3009

联系人:赵海斌

报告摘要

在过去几十年里,用可控人工体系模拟新奇复杂的物理现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基于量子光学体系下著名的电磁诱导透明构型,我们在室温原子汽中构造了超辐射晶格,用以实现包括手性边缘流、平带局域化、贝里相位测量等有趣的拓扑效应。相较于已经被证明极为成功的超冷原子光晶格体系,动量空间中的超辐射晶格对原子热运动具有极大的鲁棒性,甚至热运动本身也是测量过程的关键。本次报告中,我将详细讨论超辐射晶格量子模拟在理论和实验上的最近进展,以及对将来工作的展望。

报告人简介:蔡晗博士, 2011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2017年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18至今在浙江大学物理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Phys.Rev.Lett (3篇),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pj Quantum information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兴趣集中于量子光学与凝聚态物理交叉研究中的量子器件研发(全光控制光学非互易性器件,光学二极管、三极管等)和新奇物态模拟(合成磁场的手性边缘流,拓扑平带局域化,重建贝里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