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光纤器件的小型化和多功能集成化及其应用
报告人简介:
徐飞,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2004-2008年就读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获工学博士学位。曾获英国海外研究型留学生奖和留学基金委优秀自费留学生奖。
2008年底起受聘于南京大学,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资助。
先后主持科技部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研究方向主要为超小型光纤器件及其在传感和激光技术上的应用,微纳米器件的光力和非线性效应等。迄今已发表相关英文专著章节6篇,申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30项,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Optica, Physical Review A/B, 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s in Optics and Photonics, IEEE JSTQ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9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60多篇,H-index 20,论文被引>1300次(WOS)。
摘要—在现代光纤技术相关的很多应用中,光纤器件的小型化和功能集成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在传感应用中更为突出。小尺寸往往意味着单个探测器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高的分辨率以及对于被检测物体外部环境的无干扰运作。为了得到小型化的功能集成器件,首先必须降低光纤的尺寸,利用加热拉伸法或者酸法腐蚀可以得到亚波长直径的微光纤;其次是结合微纳加工技术在微光纤外部或者内部引入多种人工微纳结构,在一根微光纤上实现若干个功能的集成。报告中我们将介绍利用聚焦离子束刻蚀、电弧加热、酸法刻蚀、介质棒辅助绕制等技术,结合石墨烯等新型材料制备的几种一维和三维几何结构的微光纤器件,并且也尝试了相关器件在传感和激光领域的应用。同时我们也将介绍微光纤器件中光力等极端效应在全光调控上的应用。
地点:光学楼525, 时间: 12月28日(星期一)下午2点